一起優雅地用瑜珈與繪畫開啟不同以往的溫柔對話,速寫身體與空間的詩篇
家是為避風港,而身體就如一艘船,每天返家時記得靠岸修修船,與自己身體對話,才有能量迎向明日的早晨。在社宅的秋日裡,順應天地的收斂閉藏,適合找尋瑜珈運動修心的地方。用瑜珈探索自己搬家後的情緒、健康,因當今身體頻繁移動是現代人的生活狀態,但當我們回到家,能否為自己留點時間,感知身體的狀況,速寫畫出身體的多種樣貌?當下的身體感知能否映照出一首詩?
夜晚,結束忙碌的一天前,在2F瑜珈教室,我們先從問問自己開始,回到居住的家後我都如何休息?通常我在一天的哪個時段精神比較好?並問大家生活大小空間夠嗎?家中在哪個區域最放鬆?工作坊邀請住在太平深耕社區瑜珈教學的碧芬老師,帶領我們認識能在住宅空間做的瑜珈動作,例如大樹式、英雄一、蝴蝶式、半鴿式......並在全然放鬆的狀態下,開啟身體與心理的探索,從認識了身體速寫的當代藝術作品,到自己亦為藝術創作的角色,自由書寫身體與心理的樣貌,並在當下為自己寫下一首詩篇。
過程居民談笑圍坐著分享自己的身體速寫與給自己的一段話,發現原來社區瑜珈教室也能是美術館,我們的身體也在肢體伸展與速寫後,更認識自己的生活狀態,過程需要我們用心體會,陪伴自己。有一對母女來到教室,一同學習探索身體,畫面甚是感動居民,媽媽也為自己留了時間,上了自己喜愛的課程,於速寫過程,女兒也參與創作,因母親的樣子女兒也看在心裡。
一起優雅地用瑜珈與繪畫開啟不同以往的溫柔對話。
地點:2F瑜珈教室
適合時間:19:00~21:00
啟發我們的社區職人:碧芬老師,深耕在太平社區教學瑜珈多年。擁有瑜珈體位法師資証照、靜坐與呼吸身印法師資証照。
●社區漫遊步驟方法●
1.夜晚呼朋引伴預約2F瑜珈教室
2.查找認識適合自己的瑜珈姿勢
3.播放音樂開始瑜珈動作
4.休息片刻
5.帶本筆記本速寫鏡子中的自己
6.寫一首詩送給自己
7.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
8.喝口水,感謝自己
9.回家休息,迎接明天早晨
Comments